所謂地熱地板其實就是適用于采暖方式為地面供熱時鋪設的地板,地板與熱源之間的距離很小,熱源溫度可能達到55℃,供熱期很長,要通過地板傳遞熱量,且地板上下表面存在溫差,這些因素都嚴重地考驗著地熱地板的穩定與持久性。這里所說的穩定是指其地板的尺寸變化和形狀變化,這就要求地熱地板不僅要保證有較低的含水率,而且還應具有抵御環境濕度變化引起含水率變化的能力;
1.穩定性、持久性
大衛采用“微波”熱處理技術,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將木材迅速加熱溫至130-160℃左右、并帶壓力(0.2MPa)等進行處理。科學除去原木材中的自由水再經高溫加壓,讓木材充分達到其纖維飽點。再對其進行噴濕平衡,讓地板的含水量大于其纖維飽和點,表示木材的含水率除吸附水達到飽和外,還有一定數量的自由水。此時,木材如受到干燥或受潮,只是自由水改變,故不會引起濕脹干縮。
這樣即科學保持實木地板天然木纖維,合理控制原木含水率,與碳化木相比,既保留了木頭原有的“活性”,又大大增加了木頭的穩定性。不易起翹、不易變形。同樣也延長了地板的使用壽命。
如果使用地熱地板的房間常年保持恒溫恒濕,可能對地板的使用壽命影響不大;但如果室內溫濕度隨季節發生大幅度變化時,則地熱地板的使用壽命必然受到影響。
2.純實木地板本身就是屬于導熱體,純自然最環保。
由天津市建筑儀器試驗機公司提供的熱導率參考值:多層實木復合地板0.12~0.15W/(m·k)、中密度纖維板為0.1 6~0.20W/(m·k)、硬木地板為0.25~0.30W/(m·k)。地板的熱導率越大,則其熱流量就越大,但是地板的熱導率固定在一定范圍之內,很難用技術手段予以改變。地板的厚度越小,則其熱流量就越大,但使用者一般不喜歡厚度小的地板,而且當停止供熱后也不利于房間的保暖。這樣就需要提高熱源溫度以加大地板上下表面的溫度差,這將影響地板的使用壽命并弱化其使用性能。
在穩恒狀態下,流經被測材料的熱流量Φ與截面積A和兩端面的溫度差(T2 -T1 )成正比,與厚度L成反比,引入常數k,建立方程式:

=

式中
被測材料的熱導率,W/(m·k);(解釋:1m厚的材料,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(K,℃),在1秒鐘內(1S),通過1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,單位為瓦/米·度 (W/(m·K) )
A-被測材料的截面積;
T 1-被測材料熱端溫度;
T 2-被測材料冷端溫度;
L-被測材料厚度。
舉例說明一間10平方米的的房間,已知地熱地板的厚度為18mm,地板表面溫度為23℃,下表面溫度為48℃,地板導熱率為0.28 W/(m·k).那么可利用公式可以算出:
熱流量
=
==3888W